咨詢電話
門診導診:0451-82576999;82576608;82576617
門診部:82576606;82576607
醫務部:82576516
醫風辦投訴電話:85939806
收受“紅包”信訪電話:85939838
地 址:哈爾濱市南崗區頤園街37號
郵 編:150001
頁面版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 黑ICP備05003459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哈爾濱
新聞中心
就醫指南
詳情信息
徐萬海教授研究團隊發現新的神經內分泌性前列腺癌的生物標記物和治療靶點
瀏覽量
徐萬海教授研究團隊發現新的神經內分泌性前列腺癌
的生物標記物和治療靶點
(哈醫大新聞網)我校附屬四院徐萬海教授研究團隊與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張傳祥教授團隊合作,首次篩選并證實了lncRNA-p21和EZH2可以作為神經內分泌前列腺癌的一種潛在的生物標記物和治療靶點,該項成果于2019年6月被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IF=12.353)收錄并已在線發表。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經過雄激素剝奪治療后,幾乎所有前列腺癌在2年內都會發展成為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目前,最有效的抗雄激素藥物恩雜魯胺長期應用引起的最嚴重的副作用之一是神經內分泌分化(NED),即前列腺癌中神經內分泌細胞的增加,使前列腺癌轉化成神經內分泌性前列腺癌。如何進一步提高神經內分泌性前列腺癌的治療效果?我校附屬四院泌尿外科與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共同合作研究,經過2年多的共同努力,首次揭示神經內分泌性前列腺癌形成的具體分子機制:lncRNA-p21干擾PRC2復合體的形成,并通過EZH2促進STAT3甲基化和磷酸化。磷酸化和甲基化的STAT3進一步促進前列腺癌神經內分泌化的形成。同時還證實了EZH2抑制劑可以靶向Enz/AR/lncRNA-p21/EZH2/STAT3信號通路,阻斷恩雜魯胺誘導的前列腺癌神經內分泌化的形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耐藥和增加恩雜魯胺的敏感性。

該項研究成果提出了應用EZH2抑制劑可以逆轉恩雜魯胺誘導的神經內分泌性前列腺癌的形成,同時聯合治療可以明顯延長神經內分泌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為神經內分泌性前列腺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全新策略,開辟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原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9784-9
來 源:哈醫大新聞網
編 輯:劉 赫
審 稿:滕 爽
上一篇:
祝賀我校張學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